台灣全齡食育推廣協會

聯絡資訊

日本食育大會1

135個攤位、超過兩萬人參與、將近40場的講座與體驗活動,日本第十八回食育推進全國大會於今年6月24-25日,在富山市盛大登場!食育推進全國大會作為日本一年一度的食育盛會,是日本各地各級政府、學校、團體與會社,展示過去一年在食育推廣上耕耘成果的成果展,從首回於2006年開辦以來,至今已今邁入第十八回。台灣全齡食育推廣協會也把握了今年舉辦於富山市的食育推進全國大會,從台灣出發,踏上來回將近4000公里的旅程,嘗試從在食育大會中認識到更多食農教育的推廣方式,並將這些經驗帶回台灣,重新構思食農教育普及的更多可能。

 

日本食育大會

日本食育推進全國大會

2022年台灣正式通過了《食農教育法》,「食農教育」確立成為全民基本教育的重要基礎,其中「食農」的意涵,即是嘗試喚起大眾對於日常飲食的重視,並將這樣的重視,轉化為認識與支持台灣在地農業的契機。事實上,食農素養的概念建構、食農教育的範疇界定以及食農教育從中央到地方在推廣上的操作機制與方式,皆大幅借鏡日本過去數十年推廣「食育(Shokuiku)」的經驗。

日本的《食育基本法》於2005年頒布上路,相對於台灣的食農素養更強調食與農的連結,日本的食育概念則更專注於大眾的「飲食教育」,並界定「食育」的基本理念包括:推廣健康飲食的營養知識、健全完善的飲食生活、傳承和食傳統文化等,並將這些基本理念根據不同的教育場域(家庭、幼兒園、學校、各地區),策劃了不同的教育目標。

最重要的是,日本的食育推廣並不只是一種宣誓性質的法規而已,《食育基本法》更具體要求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內閣府(2016年改為農林水產省主責)、都道府縣、市町村,都應設置「食育推進會議」,並由中央訂立「食育推進基本計畫」後,再由都道府縣及市町村接續制定執行端的「食育推進對策之計畫」。「食育推進基本計畫」自2006年3月首次公布後,以5年為一期持續調整各階段的目標與任務,2023年正好位於第四次「食育推進基本計畫」(2021-2025)的修正計畫期程之中,其中該次食育推進基本計畫將5年的階段性執行目標訂立為:

1. 面對超高齡社會,能支持高齡者身心健康的食育推廣。

2. 兼顧環境永續(環境の環)、生產者與消費者人際網絡建立(人の輪)以及和食文化保護與傳承(和食文化の和)的食育推廣。

3. 面對疫情後「新日常」生活變遷的食育推廣。

從中央到地方,從家庭到地方,從農業生產到飲食消費,從健康營養到飲食文化,環繞著飲食教育的「食育」在過去十幾年來在日本社會的每個角落扎根,每年一度的「食育推進全國大會」,正是過去一年日本各地在食育推廣上的成果發表。第18回的食育推進全國大會舉辦在以白蝦良米聞名的富山市,主題為「透過飲食讓身心都能幸福,就從富山擴大幸福感~連結未來幸福的基礎~」,台灣全齡食育推廣協會也把握這次機會,到富山市現場觀摩日本的經驗,認識食農教育推廣的更多可能。

日本食育大會3

1)桌遊、教材、繪本、食農主題圖冊⋯⋯各式教具應有盡有,為食育推廣提供更多媒介 知識的傳遞,關鍵始終環繞在「媒介」,也就是如何將知識以人們容易入口的方式傳遞,才能夠有效讓知識被人們吸收。本回的食育推進全國大會,在展場內能夠看到不同的團體、會社、出版社以各種好玩逗趣、別出心裁的方式,將食育價值以桌遊、教材、繪本、食農主題圖冊重新轉化,讓原本相對抽象的概念,轉譯為全齡向皆能吸收的知識,展現出食育在日本出版界與幼教界充沛的活力與想像力。

「群羊社」是一間專門出版食育相關主題教材的出版社,在「對任何人來說都簡單又有趣! 寓教於樂型美食教育教材」的出版理念下,推出了多本親子向的食育教材,譬如將蔬果圖像印在花牌與撲克牌上,讓親子能夠在玩牌的同時認識食物與營養價值的教材《通過玩花牌/撲克來來學習美食(あそんでおぼえる たべものかるた)》,或是經典的食育百科系列繪本《土壤的教誨(地球篇、日本篇)》、《蔬菜的教誨(春夏篇、秋冬篇)》等,乃至於將41種熟悉蔬菜以等比例印製的蔬菜卡片教具,皆是以淺顯易動的文字、插圖,讓食育相關的科普知識能夠在親子共讀、幼教現場中傳遞。

[群羊社 |食育の本、食育教材、食と健康に関する書籍の出版](https://www.gun-yosha.com/)

以「思考幼兒的未來」為經營理念的「株式会社メイト」,則為幼兒食育推廣推出了系列的「食育圍裙」,譬如「什麼都吃,元氣滿滿!」食育圍裙,即是將腸胃的圖案繡縫在圍裙上,並搭配食物玩偶,呈現出食物吃下肚之後如何進入我們的器官中,最終成為便便的過程。此外,還有「好好吃!」食育圍裙,結合了食物圖布以及解謎遊戲,在簡單的圍裙互動遊戲中向小朋友推廣減少剩食的價值,讓食育知識能在「好玩」的過程與感受中,不知不覺融會貫通。 [株式会社メイト](http://www.meito.jp/products/products_list_shok.html)

2)健康的飲食、幸福的未來——在食育大會秤量每日的營養攝取是否足夠 本回的大會主題,將飲食進一步勾勒為一種能夠「連結未來幸福的基礎」,正是由於健康的飲食能為身心與生活帶來正向回饋,因而均衡的飲食實際上能夠成為幸福未來的起點。在這次食育推進全國大會的會場,有許多攤位在現場擺設了能夠量測參與者每日營養攝取是否均衡的體驗設備與互動活動。譬如連續兩年榮獲「消費・安全局長賞」、以蔬果汁為著名商品的可果美株式會社,即在現場放置了機台,只要將手掌攤平置放在機台上,該機台就會顯示出參與者昨日是否有攝取足夠的蔬菜量。儘管始終想不透這種黑科技般的機台究竟是如何運作的,不過可果美仍然以最直接而簡單的方式,提醒參與者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蔬果攝取量。

富山縣營養士會(富山県栄養士会),則是將「食育SAT系統(体験型栄養教育システム)」搬到會場內。富山縣營養士會的現場攤位上擺放了各式各樣的料理模型,譬如拉麵、雞蛋、白飯、豬排飯等平日會吃到的料理,參與者能夠選擇自己平常午餐/晚餐會吃、也喜歡吃的料理模型,放在餐盤上,交給現場工作人員供電腦秤量計算。電腦會根據參與者所選的食物,將參與者一餐選擇的總熱量、總脂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澱粉等資訊印出,標示出各營養成分攝取的比例是過少、過多或適中,並以「名人度」的星星數總結參與者所選的這一餐是否均衡。

實際上,本協會於今年度8月20日協辦的「小小島民閱讀食物」活動當中,正是借鑑了本次日本食育大會的參訪經驗,在活動現場的五感食物遊戲區中推出了「日日蔬果餐盤沙拉吧:每天500克蔬果的秤重挑戰!」。相較於食育大會現場各團體以科技系統計算參與者的營養攝取量,本協會則是在小小島民閱讀食物現場擺放真實的蔬果,並以「天天五蔬果——每天都要吃500克蔬果」為互動遊戲的構思概念,邀請參與者挑選自己平時會吃的蔬果,放到秤子上秤量看看是否有達到500克,藉此讓參與者認識到一天應該要吃的蔬果量,建立起參與者對於每日蔬果攝取的健康意識。

3)食物的感官體驗:當我們吃不到食物時,我們如何體會食物? 對於食物的認識,我們往往是以「味覺」先決,總是以嚐起來究竟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是鹹的方式去形容食物。

不過,本次大會參展的「学習院女子大学環境教育中心」品川明教授提醒我們,其實「吃」並不是只有味覺上的感受而已,更是一種結合了視覺、聽覺、嗅覺與觸覺的聯覺。因而除了品嚐食物之外,其實光用聽的、看的、聞的、摸的,食物在我們的腦海中就會產生豐富的聯想,進而決定了我們對於食物的感知。

学習院女子大学環境教育中心在這次會場內,擺放了能以五感去體驗食物的相關教具,如觸感體驗上放了裝著各式蔬果的神秘箱、嗅覺體驗則有調味品聞香罐供參與者嗅聞、聽覺體驗則放了內置有米粒、芝麻等可供搖動的茶罐,在視覺體驗上則是放了紅蕃茄與綠番茄的照片,並請參與者能夠依照自己的視覺感受,去描述味覺上的連覺體驗(如:看起來酸酸的/甜甜的;咬起來是硬/軟等)。 這次学習院女子大学環境教育中心準備的五感體驗教具,也成為本協會構思「小小島民閱讀食物:五感食物體驗區」的策展思路。參考自食育大會,本協會也以觸覺、嗅覺、聽覺與視覺為主題,設置了不同的五感體驗教具,邀請參與者透過舌尖以外的感官,去想像味蕾能夠嚐到的滋味。持續將我們於食育大會上的所見所聞,轉化並應用在台灣的食農教育推廣上,正是這次參訪行程最寶貴的經驗。

4)小魚乾分解、海菜拓印、敲木頭種香菇:

做中學的食農體驗教育 「做中學」始終都是食農教育在推廣上最直接的方式,「好玩」是賦予認識食育動機的先決條件。這次日本食育推進全國大會一如既往,在會場內舉辦了多場體驗活動,讓參與者能夠身體力行親身去感受作物的樣貌。

学習院女子大学環境教育中心在攤位上邀請參與者親手拆解小魚乾,將小魚乾的心臟、鰓、肝臟、生殖腺等各部位,依照位置黏貼在學習單上。體驗的難度在日語苦手的情況下直線飆升,但在體驗的過程中也才會發覺到,平常隨手即能放入口中的小魚乾,其實與一般的魚一樣五臟六腑俱全,從此在品嚐小魚乾時,也會不自覺地開始思考小魚乾的身體構造,深刻地提升了對於小魚乾的認識。

大會雙日定時舉辦的活動「海菜拓印」,則是在現場準備了各式各色、形態各異的海菜,邀請參與者夾選喜歡的海菜,排列在畫紙上以海菜「作畫」,最後再由工作人員協助壓印、晾乾,將海菜拓印到紙上。由於過程中必須仔細觀察海菜的紋理、顏色與形狀,儘管不知道海菜對應的名稱,但也因為有活動作為認識的媒介,不知不覺也加深了參與者對於海菜的印象。

另一檔大會定時舉辦的活動則是提供原木段以及香菇菌種,邀請參與者親手敲木頭種香菇!活動現場從會場館內轉移至會場室外,由林業組合的講師們先為參與者講解香菇栽種的原理,以及培育香菇的重點,接著將原木段發給參與者,依序請參與者拿著原木段操作現場準備的電動鑽洞機,將菌種要敲入的洞鑽好後,即可拿錘子將菌種敲到木頭當中,等待兩年後的收成。親手將香菇菌種敲入木頭的這種手腳並用的體驗過程,能夠用身體學習到香菇的種植方式,也理解到原來香菇的日文「キノコ」,直翻成中文即是「木頭的孩子」,頓時令人備感窩心可愛。此外,以兩年為期的收成時程,也延長了在食育大會現場學習到的香菇知識保鮮期,能夠想像在這兩年裡,每當在家裡看到打入菌種的木段時,都能想起那次參與食育大會的經驗,以及學習到的知識。

日本食育大會2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